圖片來自網絡
楊先生,今年33歲,是一家上市公司的中層,因公務繁忙,他經常晚上加班,壓力特別大,常常工作到凌晨。時間一久,楊先生發(fā)現(xiàn),他習慣性失眠,不僅失眠,脾氣也變得特別暴躁,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來,白天工作時,還經常覺得頭重腳軟,工作效率低下,常常出錯。
張老師,今年65歲,是位退休老師,入睡困難,經常性失眠,導致白天精神不振,記憶力下降。一開始通過藥物治療,希望能改善睡眠,但大多用后次日就發(fā)生頭暈、無力困倦等現(xiàn)象。每次上床時就開始擔心睡不著,逐漸出現(xiàn)心煩、頭暈、頭痛,有時胸悶、胃部不適等軀體不適,曾內科檢查無相關陽性發(fā)現(xiàn)。
楊先生和張老師的失眠以及一些人打鼾導致“睡眠呼吸暫?!保€有“周期性嗜睡綜合癥”,統(tǒng)稱為睡眠障礙。長期的睡眠障礙會引發(fā)心腦血管疾病、焦慮癥、抑郁癥等一系列軀體和精神疾病。由中國睡眠研究會、慕思共同推出《2022中國國民睡眠健康白皮書》指出,近75%的國人有睡眠困擾,入睡困難是最大的問題。58.5%國人認為自己睡得淺,深睡遠不夠達標。
圖片來自網絡
如何判斷是睡眠障礙?
根據中華醫(yī)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睡眠障礙學組制定的《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》,對失眠的診斷標準之一就是:入睡困難,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。專業(yè)醫(yī)生建議,可以通過3條標準來初步判斷睡眠是否理想。
一是睡眠的時機。在什么時間睡覺很關鍵,從科學的角度來講,晚上10點睡覺是最好的,但現(xiàn)代人晚睡是一個普遍現(xiàn)象,但應盡量不晚于12點睡覺。
二是睡眠的時長。通常,連續(xù)睡眠7-8個小時是滿足成年人生理需要的睡眠時長。如果一個人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,或超過十個小時肯定就會有問題。
三是睡醒后的感受。醒來后感覺神清氣爽,那就證明睡好了。反之,醒來后感覺困倦、乏力、煩躁、不能集中精力、工作能力下降等,就說明沒睡好。如果長時間出現(xiàn)這些問題,且無法緩解、克服,就要到醫(yī)院進行詳細檢查,采取措施干預。
圖片來自網絡
睡眠障礙的成因?
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和原發(fā)疾病引起。具體病因有以下方面:
1、外部環(huán)境
噪音常常是導致失眠的外部原因,大多數人難以在嘈雜的環(huán)境中入睡,故因噪音污染導致的鄰里矛盾不可勝數。
2、不良習慣
部分人有熬夜看手機,或者睡前喝濃茶、咖啡等不良習慣,會容易導致失眠。
3、精神壓力
壓力山大是現(xiàn)代人的自我調侃,也是現(xiàn)代人現(xiàn)實生活的寫照。人長期處于緊張,勞累的精神狀態(tài),就難以快速進入休息狀態(tài),容易導致失眠。
4、情緒失調
成年人的崩潰,只在一瞬間。極度悲傷,還有極度喜悅,都會破壞平和的精神狀態(tài),導致失眠。
5、身體疾病
一些疾病也會導致我們失眠。比較典型的有癌癥導致的劇烈疼痛,會嚴重干擾患者的睡眠狀態(tài)。
6、食物中毒
食物中毒也會導致失眠,當然也有可能導致休克,昏厥。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觸到的食物中毒,常常是農獸藥中毒、重金屬中毒,食物變質中毒等。輕度農藥中毒,可引起頭疼,頭痛,神經系統(tǒng)損傷,周圍神經病,感知異常,煩躁等癥狀。
圖片來自網絡
睡眠障礙的危害?
睡眠不足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點:
皮膚危害。晚10點到凌晨2點是皮膚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間,如果身體在安睡,皮膚就可以游刃有余地處理代謝廢物。
眼睛危害。熬夜時最勞累的器官是眼睛,眼肌長時間疲勞會導致暫時性的視力下降。
腸胃危害。熬夜易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(fā)胃潰瘍。
大腦危害。大腦在睡眠中修復負責記憶的細胞,如果得不到充分的休息,這部分細胞就會損失得越來越多,導致記憶力受損。
免疫力受損。成年人只要3個晚上不能保證7—8小時的睡眠,免疫系統(tǒng)就可能降低60%的功效。
肥胖危害。那些每天睡眠低于6.5小時的人更容易得肥胖癥。
抑郁危害。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癥、精神疾病以及濫用酒精。
值得提醒的是,晚睡者的早死風險比早睡者高出了10%,熬夜人群比正常人群發(fā)生中風的風險增加5%,心肌梗死的風險增加23%。
圖片來自網絡
如何提升睡眠質量?
1、運動。適當的運動有利于很好地入睡。
2、晚飯少而精。一定要注意晚上不要吃太多東西,如果吃得太多了,肯定是會影響睡眠的。
3、不要喝咖啡和茶等一些刺激性的重口味的東西,睡前的話,喝一杯牛奶或者溫水是比較好的,這些都對促進睡眠很有幫助。
4、避免思慮過度。臨睡前的兩個小時最好不要讓大腦一直處于興奮的狀態(tài),否則也會影響睡眠質量。
5、多泡腳。泡腳有利于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(huán),也可以放松腿部肌肉,提高睡眠質量。
6、睡前按摩,幫助放松身體肌肉,對提高睡眠質量也有幫助。
- END -